精神医生集体变身“学员”,专心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学习

“在座都有哪些是医生?请举手示意我一下。”“小伙子,你穿着白大褂为啥不举手?”“我是医生助理。”王洪教授轻松幽默的开场白立刻激发了大家的兴趣。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家三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护人员,一定要拥有多方面精神心理应急救援能力才能更好服务患者和社会。为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水平,提高医院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的应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事件的发生。2月25日下午,静安医院特别安排王洪教授做专场“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在静安医院棋盘山院区一楼会议室举行,各临床科室主任、医生、护士护工等近百人参加

王洪教授首先从心理危机的定义、自杀自伤的风险和早期干预、心理危机的识别、心理状态的分类以及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等方面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心理危机的发现与识别,使员工们能更容易地识别判断他人与自己心理出现的问题与危机。

随后,王洪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咨询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员工们解读心理健康标准,常见心理咨询误区,不同程度心理问题求助、问诊模式等专业知识。介绍了心理危机的发现与识别的相关知识及识别技巧,并针对常见的几种常见的危机提出了应对的方法。

培训期间还开展互动交流环节,王洪教授以提问方式引出话题,“2020年的春节,新冠疫情来袭,你们当时都在干什么?”在座的员工前后4-5人一组相互讨论,本来并不熟悉的几个人纷纷打开了话夹子。“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课程改成了上网课,大家对疫情也不着急也不上火,我感觉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我心里想,我还是个孩子,反正天塌了有人大人顶着。”一位实习医生回答后便引起了哄堂大笑。

“我那个时候赶上大学毕业,因为疫情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毕业典礼是我的遗憾。”一位男医助回答。“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当时我任社区书记,大年初一召开了紧急会议,初二全员上班。当大家都在居家隔离的时候,我们在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一位原社区书记,现任市场部的同事回答道。大家踊跃发言,畅谈感受体会,现场气氛热烈,干货满满。

王洪教授也说到“疫情来袭,对疫情的未知和恐惧也是一种所谓的心理危机状态。随着疫情局势的好转,我也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非常强的自我疗愈功能。”

通过培训,各位学员充分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和心理援助的价值,掌握了更多心理危机干预技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立即开展有序、高效的个体危机干预。为推动全市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为更好服务社会发挥专科医院作用,医院将派驻专业医生走进社区、服务广大居民群众,与多个社区达成共识,共建社区心理服务站。为此下阶段,静安医院将持续抓好各级各类员工培训工作,制定和完善院内员工的线上、线下,医疗护理等多方向培训方案。不仅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推动医院平稳、安全、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